機器人搶走人們的飯碗?麥肯錫表示不必過分擔憂
隨著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一些大企業已經在工業生產中部署了相當規模的機器人來替代人,于是人們開始擔憂機器人將奪走一部分工人的飯碗,上個月有報道稱,富士康制造工廠準備用機器人替代所有工人。對于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有一個消息更加讓人擔憂,日本保險公司宣布裁員30%,因為AI可以像人類一樣計算支付金額。難怪三分之二的美國人相信,用不了多久,現在需要人類才能完成的工作就會由機器人完成。...
最新報告暗示,機器人替代人類工作的速度可能比想像的慢很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近發布報告稱,自動化對勞動力的影響可能沒有想像的那樣大。
麥肯錫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與機器人并肩工作可以讓經濟獲得更多增長。麥肯錫按活動而非職位劃分工作,因為走向自動化的只是任務,而不是整個職位。即使是企業高管,有一些工作也是機器人可以替代的。
按照麥肯錫的預測,到了2055年全球大約一半的工作活動會實現自動化。報告還預測說,工作是由任務組成的,在60%的工作中,有30%的組成任務可能會被機器人接管;但是只有5%的工作會實現完全自動化。換言之,分析認為在未來40年內大部分工作都會改變,按最糟糕的情況預測,這些工作會萎縮,而不是消失。
麥肯錫的結論與其它報告形成了鮮明對比。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卡爾?貝內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和邁克爾?奧斯本(Michael Osborne)曾經在報告中表示,在未來20年里,美國約47%的工作都會面臨自動化威脅。麥肯錫報告作者詹姆斯·曼伊卡(James Manyika)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解釋說:“技術可行性是技術專家關注的重點,而自動化對職位的影響不是簡單由技術可行性決定的。”
要讓自動化技術獲得更大的經濟回報,人類必須與機器人并肩工作一段時間。麥肯錫相信,隨著機器人與AI員工的效率提升,全球生產力最多可以增加0.8%,這種增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類繼續工作。人類還要生活,如果光是付錢給人類而不讓人類工作,即使經濟有所增長,最終也無法承受。
當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機器替代,人類如何尋找新工作呢?麥肯錫報告沒有探討這一問題,它只是簡單認為人類將不得不尋找新工作,因此,未來我們仍然會為職位擔憂。
松下HOSPI(R)機器人投入使用 充當機場和酒店服務人員
AI雖已成為互聯網科技的未來趨勢,但掌握尖端AI技術的公司其實并不多,日本松下近日宣布旗下的一款名為HOSPI(R)的機器人產品已經通過內部測試,將正式交付合作伙伴嘗試投入使用。...
臻迪發布水下拍攝機器人 實現垂釣全景可視化
無人機制造商臻迪在CES展上發布了一款水下機器人PowerRay 小海鰩,這款機器人可以協助用戶進行水下拍攝,并且可以基于水中畫面進行影像的實時傳遞,幫助釣魚愛好者實現全景釣魚。...
百度聯合AiNemo推出“小魚”家用機器人 春季上市
亞馬遜和谷歌語音助手已經應用于一些家庭機器人產品中,而據外媒報道,近日百度聯合AiNemo推出了一款中國版家用機器人小魚,產品用戶只需要說出“小魚”就會喚醒機器人,然后就可以對小魚進行語音控制。...
機器人扎堆CES全球消費電子展 這些機器人新品不容錯過
本周在賭城拉斯維加斯迎來了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不少企業依然在這里展示最新的產品,經過一周的報道,本站發現這次的CES上發布機器人的大企業比較多,尤其是家電企業,其中就包括LG、松下和博世這些老牌企業。當然,除了這些老牌企業,還有樂高、大疆以及機器人初創企業帶來了新品。...
LG推出人工智能“蛋”? 園丁機器人小日常
LG推出人工智能“蛋”?園丁機器人小日常。在已經拉開帷幕的CES上不僅有著風頭無量的VR及相關外設,人工智能與智能機器人也是比較受歡迎的分類之一,這次LG推出了一種園丁機器人,其長相完全就是一個奔跑的“蛋蛋”!讓我們來臆測一下這款機器人未來的小日常吧~...
亞馬遜部署機器人超過4.5萬臺 同比增長50%
亞馬遜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零售商,已在20個物流中心部署超過4.5萬臺機器人,相較于去年圣誕購物季增長50%,由此可見人工智能機器人在一些領域的應用已經頗具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