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成硅谷巨頭科技試驗溫床 互聯網普及成效初現

2015-07-27 08:51:00 來源:鳳凰科技 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216 條評論

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7月27日消息,據紐約時報》網絡版報道,近2年前,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公布了一項雄...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7日消息,據《紐約時報》網絡版報道,近2年前,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公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讓世界上最貧窮的人用上互聯網

扎克伯格與合作伙伴合作,成立了一個名為Internet.org的機構實現其愿景。扎克伯格的愿景包括利用激光、無人機和衛星從天空發送互聯網信號。

但是,Internet.org最具體的表現形式是一款手機應用,更確切地說,是集成在一款Internet.org應用中的一系列類應用服務。Facebook一直在說服全球電話運營商向用戶免費提供這款應用。Facebook的這一努力在不同國家取得了不同成效,這款應用中最出彩的部分是精簡版Facebook社交網絡和Messenger消息服務,當然,其中還包括其他一些有用的服務,例如維基百科(Wikipedia)、新聞、天氣預報、政府和社會服務,以及由各個地區企業開發的本地應用。

Internet.org在非洲成效漸現

約1年前,Facebook在贊比亞發布了Internet.org應用,之后把這款應用發布到另外16個國家。Facebook稱,目前,已有數千萬人通過這款應用嘗試使用互聯網,截至5月份,其中逾900萬用戶經常上網。Facebook當地時間周三發布財報時,扎克伯格可能披露新的Internet.org用戶數據。

Internet.org副總裁克里斯·丹尼爾斯(Chris Daniels)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表示,“Internet.org真正地向人們展示了互聯網的價值。”

Internet.org下一步計劃是大幅增加提供其應用的運營商數量。丹尼爾斯表示,“現在,我們擴大這一解決方案規模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我們希望在更多國家獲得更多運營商合作伙伴,在一個國家有多家運營商與我們合作。”

據丹尼爾斯稱,逾半數Internet.org用戶提出更多要求,在30天內向手機運營商購買了更多數據服務。盡管沒有披露更精確的數據,但丹尼爾斯稱,Internet.org不是慈善組織,給手機運營商帶來了付費客戶。

Internet.org還被批評為促使運營商向低收入用戶免費提供Facebook社交網絡的“障眼法”。丹尼爾斯稱,Facebook已經把Internet.org開放為一個平臺,每個國家都有更多開發者為它開發簡單應用。這些應用將整合在Internet.org中。

在周一的會議上,丹尼爾斯將向非洲開發者傳播這一使命。他說,“我們將繼續尋求更多本地內容,我們開放了這一平臺,以確保它能獲得更多內容。”

非洲成為科技公司試驗溫床

非洲已經成為美國科技巨頭和本地創業公司進行試驗的溫床。除Facebook外,谷歌、微軟和IBM都在非洲推廣科技項目。Facebook還開發了斯瓦希里語版服務。

例如,谷歌已經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建設了一個高速光纖互聯網網絡。但與在美國的Google Fiber不同的是,谷歌不直接向烏干達人銷售名為Project Link的服務,而是以很低的價格把互聯網接入服務批發給當地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由于新增加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與傳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競爭,坎帕拉的互聯網接入服務價格大幅降低。

俄勒岡大學的非盈利組織網絡創業公司資源中心(Network Startup Resource Center)的史蒂文·宋(Steve Song)說,“谷歌的光纖網絡相當于1000架無人機。”網絡創業公司資源中心在非洲互聯網接入項目上與谷歌有合作關系。

微軟一直在對通過“空白頻譜”傳輸互聯網信號的各類項目提供支持。空白頻譜指未被使用的電視廣播頻譜。微軟上周五宣布,將與美國政府的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合作,為Mawingu Networks在肯尼亞農村地區建設依靠太陽能供電、利用空白頻譜的互聯網設施提供資金。

IBM周六表示,將啟動一項正式計劃,對肯尼亞首都內羅比的iHub創新和協作空間的企業家提供幫助。

史蒂文·宋稱,肯尼亞有數條國際長途通信電纜,這使得它成為創新和價格實惠的接入的中心。

傳統的科技領域競爭對手在非洲似乎也團結起來,史蒂文·宋表示,“我發現,微軟、谷歌和Facebook在非洲成為了盟友。”(編譯/霜葉)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無相關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