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游戲到泛娛樂 飛魚科技的布局樣本
泛娛樂大潮正在席卷游戲行業,資本市場上也正在上演“泛娛樂”布局大戲。8月20日,港股上市公司飛魚科技CEO姚劍軍首次向媒體披露了飛魚科技...
泛娛樂大潮正在席卷游戲行業,資本市場上也正在上演“泛娛樂”布局大戲。
8月20日,港股上市公司飛魚科技CEO姚劍軍首次向媒體披露了飛魚科技正在進軍泛娛樂領域,未來將會在IP、影視和動漫制作公司方面進行投資或者收購。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工商公示信息時發現,飛魚科技已經成立了娛樂公司,名為北京飛娛無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目前,整個游戲行業都開始了泛娛樂領域的延伸,姚劍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文化產品,游戲天然與影視、動漫等娛樂領域有結合點。并且,目前電影、動漫等領域都開始進入爆發期,無論從掘金還是公司性質的改變,各家游戲公司的思路是相似的。
而事實上,目前美股、港股對游戲公司的估值普遍偏低,這主要由于游戲產品成功的偶然性太高。姚劍軍表示,泛娛樂布局的是未來,對于投資者和資本市場而言,都是一個更“性感”的概念。
不過作為文化產業,泛娛樂整個產業鏈中,任何一個環節都與游戲一樣,單點突破依舊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未來這些游戲公司是否能真正成功,猶如IP的養成一樣,需要時間來打磨。
泛娛樂席卷資本市場
眼下,A股正在上演各種泛娛樂概念的收購。8月18日晚間,奧飛動漫發布公告,擬9億收購原創動漫網絡平臺運營企業四月星空,深化泛娛樂戰略布局;8月11日,中文在線擬募集資金9.7億元用于基于IP的泛娛樂數字內容生態系統建設項目;順網科技與順榮三七達成游戲運營、泛娛樂等多方面合作……還有諸如光線傳媒、華策影業等公司都在講泛娛樂概念。
而港股市場上,也同樣如此。包括騰訊、飛魚科技、藍港互動等公司,都已涉足泛娛樂。
“確實每個公司的思路都非常接近。”姚劍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陳,游戲本身是一種文化產品,用戶在其中感受到游戲里面的世界觀、人物,這些東西都是虛擬的事物。“飛魚現在開始往影視方面希望做一些探索,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影視跟游戲非常像,唯一的差別是游戲可以參與進去,影視可能更多的是體驗給到觀眾。”姚劍軍對記者說。
在今年1月,飛魚科技授權出版社出版《保衛蘿卜》系列圖書, 2月,飛魚科技旗下手機游戲《囧西游》同名網劇正式在騰訊視頻獨播,截至至6月30日該劇總播放量超過1億次。
而飛魚科技的動作不止于此。據了解,《囧西游》網劇續作也將于2015年下半年推出。今年7月,飛魚科技已經注冊成立了娛樂公司“飛魚娛樂”。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式系統,飛魚娛樂的法人代表為飛魚科技總裁陳劍瑜,法人股東北京凱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而凱羅天下的投資方正是飛魚的前身,廈門光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而飛魚娛樂目前已經在拉勾網、前程無憂等網站上公開招聘員工。
業內有觀點認為,對于資本市場這一波泛娛樂浪潮,是上市公司在游戲概念趨冷的情況下,尋求的一個新的概念。而國外泛娛樂標桿企業迪士尼,目前市值已經達到1800億美金。“為什么一家公司,市場會給你更高的估值,就是認為你有未來,有很大的空間,很大的成長。”姚劍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資本市場和投資者都是偏好于未來的,特別是港股和美股,而泛娛樂產業相對于單純游戲概念來說更有未來。
但是,姚劍軍認為,泛娛樂不應該也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確實能夠成為游戲業務的真正延伸。“只是目前市場上多數公司還未真正做出成果,所以外界會認為只是個概念。”
IP為突破口
由于目前互聯網內容非常繁雜,各種渠道呈現的內容讓用戶目不暇接,這種市場環境之下,真正能夠脫穎而出,讓人記住的東西其實才是最有價值的。這個時候,IP的價值便體現了。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其他的游戲、影視等泛娛樂產業鏈上的公司,都在爭奪IP這一泛娛樂產業的核心和上游。
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之下,IP價格也逐漸高企,在國內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IP授權方式,包括版權方把同一IP授權多方合作伙伴、版權金+收入分成等,通過普通的合作模式,已經很難將IP買斷。姚劍軍認為,逐漸多樣化的合作模式,雖然短期之內能夠讓游戲公司賺到一筆快錢,但是游戲公司的價值在被壓縮。因為僅僅成為一個IP的游戲代工商,IP到期之后便與游戲公司完全無關。
姚劍軍透露,飛魚科技目前暫時不會考慮上述與版權方合作的方式,而會采取手段來把握住IP資源。
首先是進行IP的養成。目前,飛魚科技在嘗試將其具有2億用戶量的旗艦手游產品《保衛蘿卜》進行IP養成。“我們不希望這款游戲是短期內賺點錢就夠了,我們希望它真正變成一個IP,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競爭力,這也是我們的核心價值。”姚劍軍對記者透露,《保衛蘿卜》除了出版讀物以外,該游戲的電影版也在考慮當中。
“此外,其實我們一直在尋找一些特別優質的IP,可能目前還不是很火,但是特別有潛力的原創IP。”姚劍軍對記者說,除了自我養成,飛魚科技未來將會投資IP,其中一種形式是完全持有IP,另一種形式是參股IP版權方,但飛魚必須在其中有足夠的比重,保證足夠的話語權,從而進行合作。
以IP作為突破口之后,飛魚的另外一個步驟是逐步進軍影視。目前,飛魚已經將手游《囧西游》改編成網絡劇,飛魚的意圖也在于試水“影游聯動”。
“因為飛魚科技的高層都是做互聯網出身,我們比較了解互聯網的草根用戶,或者是說真正的互聯網用戶的習性和需求,因此我們從網絡劇開始切入。”姚劍軍對記者說,不過網絡劇的玩法跟傳統電影行業的玩法還是有些不同,但與游戲的研發和發行的流程是相似的。
飛魚希望游戲內容與影視內容能夠進行更多的匹配和結合,有可能能夠產生一種聯動效應,這或許會成為發展泛娛樂新的突破口。而在IP之后,飛魚思維方式與目前大熱的《煎餅俠》相似,通過4季的網絡劇積累用戶之后,進軍電影,從而獲得票房方面的認可。在前期積累了經驗之后,飛魚科技還將投資影視、動漫等制作團隊。
熱潮下的冷思考
事實上,泛娛樂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每一個行業的游戲規則都有很大不同,“水很深”。姚劍軍坦陳,即便是有互聯網從業經驗,拍網絡劇也需要重新學習。
眾所周知,泛娛樂并非這兩年才被提出。在21世紀初,盛大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天橋便已提出相似的“網絡迪士尼”概念,而后,盛大布局了盛大文學、盛大在線、盛大游戲、酷6網、盛世影業等一系列與泛娛樂相關的產業鏈上下游公司。不過,最終盛大未能實現這個藍圖。
“首先在早期,端游產品形態更多是MMORPG,這種產品形態雖然能夠帶來收入,但是在用戶的量級來看,是遠遠不夠的。”姚劍軍認為,進入手游時代,休閑游戲真正全民化,并且占據了用戶大量的時間。
其次,國內影視、動漫都在逐漸進入爆發期。今年7月中國影市,單月票房近55億元,相當于2008年全年票房產值。其中,《捉妖記》以22.4億領銜,目前正在逼近《速度與激情7》在今年上半年創造的中國影市新紀錄24.2億;《煎餅俠》11.5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9億。
姚劍軍認為,手游市場爆發加上動漫、電影產業的崛起,是促成眼下泛娛樂大潮的主要因素。
他表示,作為文化產業,經驗與“感覺”頗為重要,僅僅通過布局不一定能夠看出效果。“整個過程當中有太多不可控的東西,不是那么簡單投了多少錢能夠干成什么事情,也有可能顆粒無收,也有可能原來不錯的東西也會變得很糟糕。”
目前看來,泛娛樂浪潮已然是游戲行業的下一個生機。這一波泛娛樂“大躍進”才剛剛開始,或許大浪淘沙之下,真正能從游戲往泛娛樂過渡的公司才會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