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農交會開幕 “互聯網+”成特色
原標題:“互聯網+”成特色圖為在國際展團的斯洛文尼亞展區,外賓們和國內代理商們在洽談。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本報福州電(記者常欽)“產品經檢驗合格,請放心使用。”掏出手機掃一下蜜橘包裝上的二維碼,種植基地、收購、...
圖為在國際展團的斯洛文尼亞展區,外賓們和國內代理商們在洽談。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攝
本報福州電 (記者常欽)“產品經檢驗合格,請放心使用。”掏出手機掃一下蜜橘包裝上的二維碼,種植基地、收購、加工責任人、檢測機構等信息立即就能查詢――今年展會上的二維碼成了一道“風景線”。日前,來自國內外的近5000家龍頭企業以及合作社齊聚福建省福州市,拉開了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序幕。
本屆農交會由農業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展覽規模12萬多平方米,是歷屆面積最大的一次,包括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名優果品、農產品地理標志、獸醫用品及獸藥、水產等11個方面的45個展團參展。農交會還舉行全國百家合作社百個農產品品牌發布等15場重大活動,各地方舉辦40余場農產品推介活動,有近5000家龍頭企業、“三品一標”企業及合作社參展。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開幕式上說:“本次農交會以‘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建設為方向,集中展示‘十二五’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展會現場,一扇由上百個裝有各種中藥材的玻璃盒子砌成的墻,引得客商頻頻駐足詢問。“我們從原產地選貨,不僅減少流通環節,能產生價格優勢,而且我們產品規格等級、名稱、定義都有嚴格要求。”該展區負責人說。
本屆活動還充分展現了“互聯網+”的特色,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元素在農業中廣泛應用。展會期間還舉辦了2015農業信息化高端論壇,農業部信息中心聯合全國31家省級農業信息中心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
-
無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