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實體也狂歡?

2015-11-16 13:04:02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86 條評論

原標題:“雙十一”,實體也狂歡?隨著互聯網與電商的全面普及,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界限將逐漸模糊,所有傳統行業都將受益于“互聯網+”。從這一點上來看,“雙十一”的網購狂歡,同樣是實體經濟的狂歡。11月11日...

原標題:“雙十一”,實體也狂歡?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全面普及,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界限將逐漸模糊,所有傳統行業都將受益于“互聯網+”。從這一點上來看,“雙十一”的網購狂歡,同樣是實體經濟的狂歡。

  11月11日晚上,接近8點,天空中還時不時地飄著一些雨絲。在上海凱旋路某小區內,快遞小哥正在努力把電瓶車上屬于該小區的快遞一件件搬下車。

  快遞小哥一邊嫻熟地整理,一邊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雙十一”期間,訂單量是平常的好多倍,“從早上開始到現在,除了吃飯時間,我們幾乎一刻沒停?!?/p>

  他說,每年的“雙十一”是他們既興奮又害怕的日子。興奮的是,這是一年中銷售集中爆發的日子,也是快遞業“吃得最飽”的時刻;而害怕的則是集中、高強度地勞作。

  2009年前,11月11日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但從2009年開始,這一天有了一個新名字“雙十一”,最早的發起者是阿里巴巴。之后,京東、蘇寧易購等大型電子商務網站也開始利用這一天集中進行一些大規模的打折促銷活動,由此,“雙十一”逐漸成為中國互聯網最大規模的商業促銷狂歡節。

  如今,進入第七年的“雙十一”已經不止是線上電商的節日,線下商家也紛紛參與其中。11月10日晚間,《國際金融報》記者走訪上海陸家嘴商圈附近的店鋪發現,無論是大店還是小店、經營怎樣的業務,都會努力地融入到“雙十一”的活動中來。比如,一家門面不大的鮮花店就在門口最醒目的位置上寫著“雙十一特惠,微信掃碼,1元購花”……

  分析人士稱,“雙十一”表面是電商的狂歡,實質上是實體經濟的狂歡。

  “在中國經濟傳統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中,消費的比重正在飛速增加,而‘雙十一’正是這樣一個絕佳平臺,承擔起拉動內需的重任?!敝袊畔⒔洕鷮W會信息社會研究所所長王俊秀表示,通過以互聯網為載體的這種“新常態”, “雙十一”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拉動和擴展內需的強勁動力和新引擎,也是實體經濟進入內需時代的強力支撐。

  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24時,天貓“雙十一”全天交易額達912.17億元,其中無線交易額為626.42億元,無線成交占比68.67%,又一次創造了中國的消費奇跡。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雙十一”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狂歡節,也是激發內需的最好路徑。中國真正的內需還未被完全挖掘出來,強大的內需潛力是中國經濟巨大機會。

  “娛樂+消費”

  從2009年算起,今年已經是“雙十一”購物狂歡的第七年,面對“七年之癢”的質疑,怎么玩成為電商們必須面對的難題。

  對于這道難題,馬云打出了一張出其不意的牌――首嘗“娛樂+消費”模式。

  11月10日晚間,北京水立方內燈火璀璨,時而傳來陣陣尖叫,阿里巴巴聯手湖南衛視、導演馮小剛為消費者舉辦了一場“雙十一春晚”――天貓2015“雙十一”狂歡夜。

  這場晚會大咖云集,廣告味十足。記者粗略統計,出場的文藝界人士大概有30多位,包括趙薇、蔡依林、TF boys、王凱等粉絲量巨大的大咖和新秀。同時,當紅美劇《紙牌屋》的美國“總統”凱文?史派西以及“007”的扮演者丹尼爾?克雷格也來為晚會站臺。

  有人粗略統計,當天到場的文藝界人士的微博粉絲總數高達4億。如果剔除其中的“僵尸粉”,或不活躍的粉絲,按平均25%的比例來算,覆蓋的粉絲量也在1億左右。

  事實證明,粉絲的力量是強大的,邊賣邊看、“娛樂+購物”的互動模式確實產生積極的影響,天貓平臺商家品牌代言人一出場,該店鋪就涌入大量人氣和流量。當晚的實時數據顯示,郭采潔晚會出現3分鐘,韓束店鋪流量激增20萬UV(獨立訪客);蔡依林唱了3首歌,高夫流量成為天貓化妝品類目第一。趙薇在天貓開設的紅酒品牌旗艦店訪問量也暴增10倍。

  數據顯示,2015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屢屢刷新紀錄,突破想象,開場僅用12分28秒,交易額就超過100億元。7小時45分42秒,交易額突破417億元,超過2014年美國感恩節購物季線上交易總額。11月11日24時,全天交易額達912.17億元。

  當然,其他電商的戰績也不俗。來自京東的數據顯示,2015年11月11日全天,京東商城下單量超過3200萬單,交易額超百億元,同比增長130%;同期,蘇寧易購全網銷售訂單量同比增長358%;亞馬遜的“海外購”訂單量翻番,進口直采銷售額為去年的4倍。來自電商導購平臺返利網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0點至24點,返利網平臺交易額突破10億元,環比增長1390%。

  實體受益

  萬眾狂歡之際,有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實體經濟啥感覺?

  不少人認為,互聯網帶來的沖擊波實在太過強烈,很多實體經濟難以招架,一批批垮掉了,“大家都在網購時,誰還去光顧實體店?”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互聯網本身不生產任何產品,“雙十一”天量交易額的背后,同樣是中國實體經濟的一場盛宴。

  11月11日24時剛過,《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收到了來自各行各業、各公司的“雙十一”戰報。

  樂視的數據顯示,樂視全生態全渠道(天貓+京東+樂視商城)總銷售額15.2億元,超額完成任務。其中,超級電視總銷量38.6萬臺,總銷售額9.6億元,超級手機總銷量突破26.3萬部,總銷售額4.2億元。按照此前樂視控股LePar銷售副總裁張志偉的表述,今年“雙十一”當天,樂視全生態全渠道的總銷售額基礎目標是12億元。

  而華為可謂是此次“雙十一”的大贏家。數據顯示,華為榮耀在“雙十一”開場第35分鐘就完成了去年“雙十一”全天3.4億元的銷售額,9個小時不到成交額即突破10億元,最終,華為榮耀全天手機銷售額排名第一,成為品牌成交額冠軍。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監測數據顯示,來自家居行業的品牌林氏木業在當天的總銷售額達到了5.1億元;家紡品牌羅萊家紡當天的總銷售額達到1.9億元;服裝品牌韓都衣舍的總銷售額達到2.844億元。

  與電商關系最為密切的快遞業也迎來了大增長。國家郵政局于11月12日發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當天,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快遞物流訂單4.6億件,同比增長65%;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1.48億件。

  一直以來,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被視為一對矛盾體。對此,馬云也在“雙十一”當天予以回應。他說,兩者并不矛盾,實體經濟有活得很好的,互聯網企業也有很多倒下的,所以在這個社會中,誰能把握未來,誰能激發需求,誰能引領需求,誰就能活好。

  馬云認為,“雙十一”不是一個電子商務企業的盛宴。相反,真正的狂歡,是無數的實體企業、實體經濟?!盎ヂ摼W本身不產生任何商品,不制造任何商品,是這些實體企業利用了互聯網,利用了‘雙十一’,誕生了今天銷售的奇跡?!?/p>

  激發內需

  今年以來,投資和出口持續下滑,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馬云表示,“雙十一”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狂歡節,也是激發內需的最好路徑。中國真正的內需還未被完全挖掘出來,強大的內需潛力是中國經濟巨大機會?!拔覀儭p十一’要做100年,還有93年要做,這還剛剛開始?!瘪R云說。

  而在“雙十一”最后盤點時,阿里巴巴集團CEO逍遙子又丟下一枚“彩蛋”:阿里巴巴接下來將策劃一個完全不同的節日――年貨節,首次年貨節將由淘寶和阿里集團的新業務農村淘寶一起承接。

  事實上,農村淘寶也成為今年“雙十一”的一大亮點。阿里數據顯示,全國8000多個村點的農民首次通過農村淘寶服務站的平臺參加“雙十一”,第一筆進村的訂單已在11日1時48分送達重慶市奉節縣竹坪村。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出口快速增長,無疑為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巨大空間。今年“雙十一”,在1個小時之內,已有220個國家和地區買家涌入速賣通下單。

  跨境電商進口也引發全球關注,這更是彰顯了中國經濟消費需求活力旺盛。僅1分45秒,天貓“雙十一”跨境交易額超過2014年“雙十一”,全天跨境交易額。

  “從絕對值來說,阿里平臺‘雙十一’成交額于整個中國經濟不算什么。但激蕩理念、喚醒消費卻不容忽視。當‘三駕馬車’的‘兩駕’即投資與出口弱化之后,中國亟須刺激內部需求。”王如晨表示。

  《新京報》評論稱,“近兩年,中國經濟常被一些國外經濟學家看衰,而運行中也確實出現一些問題,但‘雙十一’的超級火爆至少說明三點:其一,中國億萬消費者中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與消費能力,內需強大;其二,中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仍保有信心,因為在一個信心喪失的經濟環境中,即便是再瘋狂的打折促銷,也無法刺激出‘雙十一’這么巨大的成交增長;其三,互聯網經濟已經成為驅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

  在分析人士看來,坐擁如此強勁的內需市場,乘著“互聯網+”的東風,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之路將越走越順,越走越寬。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