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背后的互聯網金融大練兵

2015-11-24 08:30:50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51 條評論

原標題:電商背后的互聯網金融大練兵柏可林攝11月17日,上海白領王姣收到了“雙十一”網購的最后一個包裹。王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今年“雙十一”她網購消費近2萬元,買了床墊、衣服和各種日用品,與去年最...

原標題:電商背后的互聯網金融大練兵

  柏可林 攝

  11月17日,上海白領王姣收到了“雙十一”網購的最后一個包裹。王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今年“雙十一”她網購消費近2萬元,買了床墊、衣服和各種日用品,與去年最大的不同是,今年她第一次嘗試使用了互聯網金融平臺推出的消費貸款。“除了信用卡,我還用‘花唄’支付了9000多元的網購消費。第一次秒殺秒到了,嚇得我趕緊付款了,螞蟻花唄真是‘亂花錢’的一把好手。”

  事實上,在電商購物“狂歡節”背后,金融服務也已經全面滲透并融入其中,不僅提供支付、周轉、信貸、分期、眾籌等配套性服務,而且金融產品本身也開始作為主角搶班奪權,成為另一個主戰場。

  業內人士指出,從金融的角度說,“雙十一”已成為整個國家支付體系、金融體系協同小微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場大練兵。“雙十一”的實踐顯示,金融云、互聯網支付、消費金融、互聯網保險等“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業態,正在有力推動新經濟的發展。

  互聯網理財加入混戰

  2015“雙十一”落幕,購物類電商的激情燃燒,也帶動了互聯網金融機構紛紛加入戰團,在“花錢”的戰場外,開辟了另一個“賺錢”的戰場,專門推出針對“雙十一”的產品。互聯網金融理財的加入,讓“雙十一”實現從只有“買買買”到還能“賺賺賺”的轉變。

  據網貸中心最新數據顯示,互聯網金融平臺在“雙十一”期間成交額102.63億元,同比2014年上漲了337%,增速驚人,這是互聯網金融行業史上單日成交額首次破百億元,也創下了新的里程碑。

  拍拍貸COO李鐵錚就表示,今年央行連續降息降準,余額寶收益已經降到2%左右,根本不夠慰藉血拼后的寒冷。余額寶雖然沒落了,但是互聯網理財依舊火熱。經過兩年的市場教育,投資者對于網貸的認知度的確已經有質的提升,互聯網金融的政策利好頻出,代表著互聯網金融逐漸向正規軍蛻變。

  記者注意到,“雙十一”之前京東金融已經宣布推出多款理財優惠活動,支付寶也推出了充值送紅包的活動,而P2P網貸平臺則在活動上更加積極,比如國資系P2P平臺民貸天下就推出了“雙十一兩天全場加息11%”的活動。

  “金融服務早已融入‘雙十一’,過去的‘雙十一’,金融行業更多的是提供支付、周轉、信貸等配套服務,但從去年開始,金融產品本身也開始成為主角。”互聯網金融業內人士孫立行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組團的理財模式相當于打造一個行業平臺,讓大家集中展示、同臺競技,可以給平臺帶來流量和收益;同時,如果將理財活動做成一個影響力大的活動,對平臺樹立品牌很有幫助,可以提高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近幾年,由于網絡上對“剁手黨”的各種調侃愈發激烈,加強了大眾對理性消費的認識,同時也為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提供了推動大眾理財的機會。

  支付上演重頭戲

  今年的“雙十一”與往年大不相同,一方面移動交易占比成為主流趨勢,移動交易集中度大幅提升;另一方面電商巨頭不僅把營銷重點集中在商品物流,也開始強調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資源爭奪。

  因此不少商家都在移動支付上大做文章,來自老牌支付企業快錢的數據顯示,“雙十一”移動端的交易增長勢頭迅猛再度刷新紀錄,峰值增長超5倍。據悉,快錢早早就開始布局,持續在移動端發力,構建了由移動快捷等組成的豐富產品體系。目前,快錢的個人用戶數超過4億,而推出的快錢錢包更成為“80后”、“90后”的移動生活利器。

  支付是網購非常關鍵的一環,承載著“雙十一”的資金流和用戶流。據記者了解,為全力配合國內主流電商的“雙十一”活動,快錢早在9月中旬就組建了由產品、研發、系統、運營、風控、清算專項保障小組構成的專業運營保障團隊,作為堅實的后盾,提供極其穩定的系統服務。“雙十一”期間,快錢的工作人員7×24小時在線提供最專業、最快速的服務,打了一場“雙十一”的硬仗,全面保障了購物狂潮給平臺支付系統帶來的壓力。

  事實上,每年的“雙十一”,互聯網交易、支付和物流都會迎來峰值,912.17億元的交易盛宴背后更是對支付系統的大考驗。

  來自螞蟻金服的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支付寶共完成7.1億筆支付,支付峰值出現在凌晨0點05分01秒,達到8.59萬筆/秒,是去年“雙十一”峰值3.85萬筆/秒的2.23倍。

  “支撐支付寶實現這一超越的秘密武器,是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自主研發的金融云、Oceanbase與分布式架構。”螞蟻金服稱,這一技術能力已隨著螞蟻金融云的發布正式對外開放,金融機構登陸螞蟻金融云后,便可迅速獲得同等的互聯網金融技術。

  除了自主研發系統,在這場空前的網購交易盛宴中,正是銀行的大力投入與配合,幫助了支付寶平臺實現處理能力每年翻一番,為“雙十一”的順暢體驗提供了最為強有力的支撐。據螞蟻金服首席技術官程立透露,銀行承擔了50%的交易,是“雙十一”保障用戶支付體驗的最大功臣。

  多家銀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的銀行卡(含信用卡與借記卡)交易額度、支付頻次、支付峰值均同比大幅度提升,各家銀行均是精心準備數月,并將系統容量在去年“雙十一”的基礎上擴大了一倍,同時進行了數百次的壓力測試,測試覆蓋了用戶開始購物到創建交易、訪問收銀臺到最終完成支付的整個鏈條。

  “任何壓力測試,都抵不上真實購物支付洪流來的那一刻,一秒鐘之內數萬個支付指令同時下達,系統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上海一家股份行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雖然

  具體數據不方便透露,但是所有指標同比去年都有很大的增量,為及時應對出現的問題,“雙十一”當天該行電子銀行部、科技部都是通宵加班。

  消費金融煥發活力

  “雙十一”的天量交易,呼喚全新金融能力的支持,也催生了新的金融形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電商的賒購產品亦創下透支額新高,與銀行信用卡分食消費金融蛋糕。

  “這月買、下月還”的螞蟻花唄首次參與到大促中,聯合天貓放出約100萬款免息分期商品,同時對女性用戶進行信用提額;京東白條和蘇寧任性付也推出了各種免息服務。

  對此,孫立行指出,從宏觀層面看,消費金融成為了國內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從金融角度看,消費金融將為中國金融創新進行積極探索;從老百姓看,消費金融能夠為老百姓帶來更多的選擇和體驗。

  數據顯示,在“雙十一”開場壓力最大的30分鐘時間里,螞蟻花唄的支付交易額達到了45億元,支付成功率達到100%。無論是支付速度還是穩定性,螞蟻花唄都創下“雙十一”開幕時段的紀錄,成為銀行支付體系的重要補充。

  螞蟻花唄的支付成功率、順暢和速度的背后,是新金融力量推動下的消費需求巨大釋放。據螞蟻花唄運營負責人陳懷晟粗略估算,螞蟻花唄幫助整體支付成功率提升了2-3個百分點。每一個百分點的提升,意味著至少可以促進1.3億元的消費。

  其實,螞蟻花唄只是螞蟻金融在“雙十一”期間亮相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中的一小部分,網商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聯合保險公司推出保險產品、支付寶的支付結算、螞蟻金融云的技術支撐等,都在此次消費盛宴中形成合力,圍繞消費金融煥發出活力。

  此外,“雙十一”不僅是淘寶、天貓的節日,京東、蘇寧、國美等電商的銷售額也大幅增長。京東的“白條”在“雙十一”期間向用戶提供最高1.5萬元的個人貸款,且無年齡及人群等條件限制,更投入4億元向白條用戶提供24期貸款分期免息優惠。其戰報數據顯示,“雙十一”單日京東白條用戶同比增長800%;截至11日24時,蘇寧“任性付”消費人數環比增長近576%,任性分期金額增長836%。在交易額猛增的背后,均離不開互聯網金融的大力助推。

  “電商對社會零售的深度變革,正在催生出新的金融形態,推動支付、財富管理、信貸等金融服務水平提升,互聯網金融深度嵌入消費場景,將促進中國消費經濟加快發展。”孫立行對記者指出,從“雙十一”的實踐來看,金融云、互聯網支付、消費金融、互聯網保險等“互聯網+”時代的新金融業態,正在有力推動新經濟的發展。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