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爭搶IP資源 “IP工廠”獲益頗豐

2015-11-30 11:57:37 來源:京華時報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48 條評論

原標題:上市公司爭搶IP資源“IP工廠”獲益頗豐隨著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瑯琊榜》收視又獲豐收,IP(知識產權)資源再次引發上市公司的爭奪。除了影視公司發力收購、盤活IP資源,一些A股上市公司也進行跨界并購、...

原標題:上市公司爭搶IP資源 “IP工廠”獲益頗豐

  隨著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瑯琊榜》收視又獲豐收,IP(知識產權)資源再次引發上市公司的爭奪。除了影視公司發力收購、盤活IP資源,一些A股上市公司也進行跨界并購、重組,投身到IP大戰之中。電子游戲、網絡小說,甚至明星、導演都被視為IP資源,被上市公司重金收購。

  跨界并購獲得IP

  上市公司爭搶IP資源,比較直接的方式就是把它買下來。事實上,以禾欣股份、驊威股份、*ST星美為代表的上市公司就是這么做的。

  禾欣股份

  今年7月,慈文傳媒以24億元借殼禾欣股份上市獲批。慈文傳媒是國內首批被授予電視劇制作經營許可證(甲種)的民營影視公司,出品過《花千骨》《七劍下天山》等影視作品,儲備40多部IP版權。其中原創小說改編權19部,包括《褻瀆》《回到明朝當王爺》,以及郭敬明創作的《爵跡》。

  >>股價表現

  11月3日公布定增方案復牌,之后收獲6個漲停,最高探到79.8元,上周五收于67.99元。

  驊威股份

  主業為玩具制造與銷售的驊威股份今年6月以12億元收購浙江夢幻星生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100%股權。夢幻星生園儲備了20余部重要文學IP,包括《金玉良緣》《最美的時光》。此外,驊威股份2014年收購網絡游戲公司第一波100%的股權,增資拇指游玩30%股權。這些公司有豐富的IP經營經驗。

  >>股價表現

  8月19日停牌至今。

  *ST星美

  被稱作“兩市最輕的殼資源”的*ST星美9月23日公告稱,被浙江歡瑞世紀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作價30億元借殼上市。

  歡瑞世紀成立于2006年,投資的電視劇有《古劍奇譚》《宮鎖心玉》《盜墓筆記》等,投資的電影《小時代1、2》總共獲得了7.8億元的票房。公司還擁有《誅仙》《樓蘭》《昆侖》等超級IP。

  >>股價表現

  自9月23日復牌以來,股價從10元左右起步,最高探19.88元,上周五收于18.1元。股價上漲了80%。

  IP大戶擴張主業

  IP資源爭奪正酣,有很多影視類公司本身就擁有很多IP資源。他們手中握有大量資源,稍一挖掘就有不少題材可供使用。

  華策影視

  近日,公司購買了包括《遮天》《創業時代》《塵埃星球》在內的數十個IP全版權。《遮天》為“網絡大神”辰東所撰的著名仙俠小說。《創業時代》則是知名商戰小說家付瑤繼《輸贏》之后又一力作。公司近期開機的電視劇有《翻譯官》《錦衣夜行》《微微一笑很傾城》等,另外,公司今年共有14部全網劇實現首播。

  >>股價表現

  8月底探底20.16元以來,最高報33.51元,上周五收于30.0元。

  新文化

  新文化是較早上市的影視類公司之一。2014年以來推行大IP戰略,以優質IP為核心,向傳統影視劇、網絡劇、綜藝、游戲等領域進行拓展。

  今年8月,新文化獲得了其旗下《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大富翁》《明星志愿》等知名游戲IP的優先合作權,計劃近期推出系列節目。

  >>股價表現

  自8月底探底16.52元以來,最高反彈至36.12元,上周五收于29.73元。

  華誼兄弟

  公司近期分別以7.56億元和10.5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和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70%的股權。

  東陽浩瀚股東為明星李晨、馮紹峰、鄭愷、杜淳、陳赫、Angelababy等人,東陽美拉的主要股東為著名導演馮小剛,持股比例為99%。

  >>股價表現

  公司7月27日停牌,10月23日復牌,復牌當天收報42.9元,近一個月股份未隨大盤上漲,上周五收報37.08元。

  “IP工廠”獲益頗豐

  以中文在線為代表的文學網站成了生產IP資源的工廠。

  中文在線擁有17K小說網、四月天小說網、湯圓創作和中文書城等四家文學網站,本身是超級IP孵化器。線上平臺有100萬小說作品,簽約版權機構600余家,簽約知名作家、暢銷書作者2000余位,駐站網絡作者超過80萬名。莫言在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也已與中文在線簽約。

  11月,公司與榮信達達成戰略的合作以獲得下游變現出口。榮信達由著名電影人李少紅、李小婉、曾念平等人于1995年創辦。近日,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也對榮信達進行投資。獲得投資后,榮信達發布了《大唐李白》等12部重磅IP計劃。

  >>股價表現

  中文在線近期股價表現強勁,9月以來,從79元上下,最高漲到251.6元,漲幅達到兩倍多。

  ■分析

  優質IP未必等于好票房

  齊魯證券謝剛表示,國產影視內容制作水平雖與國際一流相比具有差距,但其成長速度飛快。基于已有成熟IP的改編和多維度開發,具有IP儲備的公司發展方向更為豐富。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IP熱折射出了原創內容資源的稀缺,但優質IP未必就是票房和收視率的強大保障。市場人士指出,知識產權轉化存在一個難點,電影行業是爆發式增長,但行業里的技術工種并不會相應迅速發展起來,人才儲備難以消化現有的IP資源――比如,中國真正有票房號召力的藝人、電影導演都是掰著指頭數得過來的,更別提編劇。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