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樂視憤怒:百度云借盜播悄然進擊視頻領域
新浪科技李根春節味兒越來越濃,回家過年已被提上日程,對于如何打發漫漫歸途上的無聊時光,很多人早早儲備好了綜藝節目、電影大片和電視劇集。如果你是...
新浪科技 李根
春節味兒越來越濃,回家過年已被提上日程,對于如何打發漫漫歸途上的無聊時光,很多人早早儲備好了綜藝節目、電影大片和電視劇集。
如果你是各大視頻網站的會員,一切準備都會輕而易舉。但如果不是,又不能像楊飛一樣,事情則會坎坷很多。
楊飛,男,27歲,白天是某互聯網公司的UI設計師,晚上則在各種視頻中找樂趣,因為無聊,也追電視劇。12月以來,《羋月傳》成了他的新寵。唯一不爽的是需要妥協于版權方樂視網的每日更新,這種節奏總讓他意猶未盡。
不過沒過多久,他就擺脫了樂視網的限制。百度云會員楊飛,在云盤里找到了高清且還未播出的劇集——這令他對連年的會員續費感到滿意。
“我的Photoshop一直都是破解版,但已經為百度云會員續過好多次費,不是為了存東西,而是為了看東西,特別是有些東西——你懂的。”楊飛壞笑著告訴新浪科技。

百度云看電影大片
樂視出離憤怒
楊飛的“滿意”并沒有持續到《羋月傳》劇終,樂視率先開炮了。
12月底,樂視聯合《羋月傳》其他版權方花兒影視、騰訊視頻、北京衛視、上海東方衛視等聯合發布聲明:譴責百度云盤等平臺的盜播行為,并已經報警,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戰爭一觸即發。
百度擺出了息事寧人的姿態。其在當晚做出回應,稱已緊急處理,刪除了相關鏈接,盜播情況已得到控制。

百度云上的《羋月傳》資源
在這場關于版權的戰爭中,樂視董事長賈躍亭留下最耀眼的身影。他在微博撂下狠話:盜播作惡者,就像行業毒瘤。另外,官方還懸賞100萬,用以找出盜版《羋月傳》的始作俑者。
樂視如此一本正經地生氣,并不多見。
從公開資料來看,《羋月傳》單集投入高達250萬元,總額共計2億元。樂視作為網絡平臺版權方,極其看重此次版權分銷帶來的收入,自播出以來,《羋月傳》在樂視全終端播放量已突破60億,全網播放量超過100億,版權分銷帶來的直接收入不言自明。
一直以來,版權分銷是樂視網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財報顯示,2014年樂視網營收為68億元,其中版權分銷收入為7億元,占比約10%,而樂視也在版權方面逐年加大投資力度,從電視劇到電影,從娛樂到體育,都不乏樂視的大手筆投資布局。
事實上,版權分銷的意義遠不止收入這么簡單,它帶來的還有用戶,以及未來更美妙的商業前景。
以《羋月傳》為例。統計數據顯示,在其播出期間,樂視視頻相關App一度沖到App排名榜榜首,下載數、活躍數都在不斷增加——如同打了一針興奮劑。眼下的視頻行業就像一場漫長的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如此效果,是任何一家視頻廠商都需要的。
然而,百度云的盜播行為,不僅斷了本屬于樂視等版權方的財,更重要的是截了樂視等視頻平臺的“流”——樂視不可能不出離憤怒,更何況這也不是頭一回。
百度云“悄然”進擊
互聯網的叢林法則有很多條,但懂得這一條的人才算是真正看清了新世界:顛覆者往往來自行業外,產生在那些邊緣創新和突破中。
于是,兩位設計師創立了改變旅行者住宿方式的Airbnb,技術男用Uber改變了全世界人的打車方式。
說視頻領域是一片“血海”是毫不夸張的。這個在中國發軔早已超過十年的行業面臨的殘酷現狀是,盈利序幕才剛剛開始。時常有行業觀察者在接受采訪時,心緒復雜地表述:“我們馬上就要迎來盈利了。”
從某種程度上看,陳舊的商業模式決定了視頻行業很難盈利。在過去十多年的發展中,視頻行業的盈利點無外乎廣告投放和“去廣告”為主的會員服務——與幾十年來的電視臺盈利方式并無本質區別。
直到這兩年,IP概念大火,自制內容、參與出品及版權分銷成為各個視頻廠商新的盈利點,同時也是實現差異化和用戶運營的重要手段。
有趣的是,整個市場表面上平靜多了,各家都開始朝著原創和版權方向發力,“共為盈利”的默契取代了此前廝殺的腥風血雨。
看起來一切都好。直到“邊緣突破者”百度云的悄悄出現。
它神奇地實現了視頻廠商們多年來的夙愿:培養高頻、活躍的用戶。楊飛就是典型用戶——他最初的本意只是通過百度云找到并直接觀看版權電影和“日本電影”,然而,在龐大的需求之下,各種盜播資源隨之泛濫。資源一多,楊飛自然就成了忠實用戶。
如果在百度云就能觀看到高清、齊全的《羋月傳》,那為什么還要跑到樂視網呢?對于中國網民而言,這幾乎是個不需要思考的問題。
于是,《羋月傳》讓樂視App嘗到排名不斷上漲甜頭的同時,也給百度云帶來了幸福時光。它俘獲了大量用戶,甚至拿到了有些媒體頒出的“最佳人氣應用獎”。
新浪科技在隨機訪問中發現,以男生為主的用戶,正越來越習慣于打開百度云看視頻。百度云最初主打的“云盤存儲”等功能,使用頻次反而并不高。
援引視頻行業觀察者的話來說:“高頻、活躍始終是視頻廠商想要穩穩抓住的小妖精,但真正做到并不簡單,百度云依靠盜播,正在成為中國最大的視頻播放平臺,一切悄然無聲。”
不過,百度云的這場“偷襲”可能很難繼續下去了。
如果百度之前還能以“用戶自發”為由躲開訴訟,那樂視此番鄭重其事或為后來者開辟維權先例。要知道,樂視可是其中好手——因《山楂樹之戀》、《神探狄仁杰》和《畫皮》等被盜播,樂視曾將相關應用所有方百度告上法庭,并判決獲得40萬元賠償。
百度云在“偷襲”中展示出了作為視頻平臺的可怕實力。但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是,盜播監管機制的出臺只是時間問題。
這也是讓楊飛近來傷感的理由之一。在去年4月全國掃黃打非辦開展“凈網2015”專項行動以前,他可以通過百度百科、百度貼吧和百度云實現某類日本電影的完整需求,但是現在,一切沒有以前那樣輕松了。“也不是全都沒了,完全找不到了,但總之比起以前更難獲得了。”楊飛告訴新浪科技。
視頻平臺“內憂外患”
可以肯定的是,百度云只是視頻平臺們未來發展路上的威脅者之一,而且這種威脅更多在于長視頻方向上。
在短視頻領域,主動權早已掌握在社交軟件手中,在國內,微博上的秒拍、微信上的小視頻,都有天然優勢。在國外,早就有公開報道稱:Facebook是目前視頻播放時長最長的平臺,而非YouTube等專門的視頻網站。
視頻廠商的日子不好過——縱然放棄短視頻,全力在長視頻上開拓未來,在媒介分流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百度云等第三方平臺從源頭收割流量,無疑是滅頂之災。
歷史總是如此相似。
類似事情在百度文庫狂飚突進的幾年里也發生過。當時,大量作家作品的盜版可以在該平臺輕易獲得,從而影響到原版銷量。
以韓寒為代表的作家群體發起了集體聲討,甚至出現了至今為止的唯一一次韓寒和郭敬明聯手。韓寒當時甚至激進地在博客中向李彥宏表示,如果作品盜版得不到有效解決,還會選擇去百度大廈下抗議。
不過,就技術角度而言,文檔和視頻的監管難以相提并論。但既然關乎錢途和前途,視頻廠商倒逼百度云制定明確監管措施,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那以后百度云看視頻不行了怎么辦?”采訪最后,新浪科技問道。
“會員還是優先辦百度云,目前存儲多、下載快,能省好幾家視頻網站會員費。至于’你懂的’那部分視頻,現在加入某些微信群,一個月10塊,資源非常豐富。”楊飛再次壞笑著,表示事情并不復雜。

微信群里的小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