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噩夢成真:網絡處理能力達到極限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比特幣社區中許多著名聲音都警告說要針對其核心軟件代碼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以躲過持續增長的比特幣交易量所帶來的沖擊。...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比特幣社區中許多著名聲音都警告說要針對其核心軟件代碼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以躲過持續增長的比特幣交易量所帶來的沖擊。然而,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以及該問題是否真的會出現,社區內部出現了完全不一致意見。
本周,這個可怕的預言成真了。網絡處理能力達到極限,導致全球范圍的交易被大規模推遲,部分交易甚至完全失敗。交易確認所需平均時間從 10 分鐘激增到 43 分鐘。用戶覺得很困惑,曾經接受比特幣的商家也在逐漸退出。
“礦工” 每在網絡鏈上創建一個新區塊,比特幣交易就確認一次。每個區塊的形成時間大概需要 10 分鐘,能容納 1MB 的信息。而目前,在那個時間段里,有大于 1MB 的交易需要確認。為了解決這一瓶頸,比特幣社區中的許多人呼吁將區塊大小擴容至 2MB。
這聽起來簡單,但事實證明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已將比特幣社區分為了兩大陣營: Bitcoin Core, 負責管理比特幣的原始代碼庫;Bitcoin Classic, 針對該開源代碼推出了自己的版本,加入了區塊增容的程序。
兩大陣營爭奪用戶與礦工
任何人都可以通過運行軟件所搭載的比特幣節點來為喜歡的程序投票。不過,“礦工” 的算力將決定誰是獲勝方,就類似于美國總統大選中的表決。中國是最大的礦工聚集地,他們代表了 “挖礦” 的中堅力量,其中許多人目前支持 Bitcoin Core。
過去幾天,雙方都指責對方使用了具有攻擊性的骯臟手段。Bitcoin Core 團隊稱,網絡之所以發生擁堵,是因為 Bitcoin Classic 的支持者將 “礦工” 不會接受的低費用交易充斥其中。而 Bitcoin Classic 則稱,用戶在試圖用他們的軟件運行節點或礦池時,會遭到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削弱其網絡服務能力。
美國比特幣社區中的許多人都希望,當網絡容量達到極限,交易開始動搖這一危機點時,雙方的爭奪會停止,礦工們能迅速轉移至任何對其經濟利益更有價值的網絡鏈上。但時至今日,這場爭論一直拖延著,任何一方都沒有明確宣布取得了勝利,也致使數以萬計的客戶交易處于不確定狀態,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