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音樂付費下載 誰才是最終受益者?(2)

2016-05-05 15:50:21 來源:Zol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116 條評論

為了確保音樂人作品版權受到保護,QQ音樂、蝦米音樂、網易云音樂等國內各大音樂平臺在整理自家曲庫的同時,也開始對部分獲得授權的音樂作品進行收費。那么,網絡音樂付費下載誰才是最終受益者?本文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各家資源都不全:

自從去年的“最嚴版權令”下發后,國內各大音樂平臺之間便展開了激烈的版權大戰。截止到目前,騰訊、阿里、網易均拿到了一些獨家版權。不過目前來看,這對于用戶來說卻并不是什么好事,筆者的親身體驗是,想要找到大部分你喜歡的流行音樂試聽下載,必須同時購買以上三家的付費會員才行(這也意味著你的手機里要同時裝好幾個音樂APP),因為每家的音樂資源都不全。例如聽李榮浩、周杰倫只能去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聽五月天、張震岳只能去蝦米音樂......

筆者認為,在音樂下載付費模式上,國內各大音樂平臺完全可以借鑒蘋果的iTunes音樂,在此平臺上,用戶可以在數字音樂超市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或專輯,免費試聽一小段,若想下載,再付費購買。這種人性化的模式對于任何一方來說都是受益的,音樂人作品得到更多推廣的同時,用戶也不用擔心花錢買到自己不喜歡的音樂。當然對于爭奪版權這件事,目前來看除了燒錢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用戶付的錢都去哪了 究竟誰才是最終的受益者?

既然消費者目前還并未從音樂付費下載模式中受益,那么作為版權著作者的音樂人和唱片公司又是否從中受益了?這方面人們最關心的無疑就是用戶付的錢最終都到哪里去了。關于這個問題,筆者也查閱了相關資料:網易云音樂公關部負責人表示,“如果是獨立音樂人,則直接和其分成。如果歌手從屬于某個唱片公司,則和唱片公司分成,具體分成是比較隱私的部分,且各方分成不固定,要看歌手怎么想,或按照一開始和唱片公司簽約的內容分成。但不論哪種情況,歌手能從中獲益是肯定的。”

筆者認為,雖然歌手確實可以從中獲益,但最終拿到手里的錢能否令其滿意就很難說了。國內知名獨立音樂人李志在去年的北京演唱會上曾說過,所有的專輯銷量加上演唱會門票,還不足以承擔在工人體育館辦這場演唱會的費用。

網絡音樂付費下載 誰才是最終受益者?
音樂人的春天快來了

華語流行女歌手周筆暢2015年發布的數字音樂專輯《翻白眼》每張售價5元,一周時間內便售出13萬張,最終銷量超過45萬張。而周筆暢坦言,“雖然比實體唱片的銷量高很多,但最終收入跟上漲的專輯制作費相比還是遠遠不夠的。”不過她個人也表示,自從去年“最嚴版權令”實施以來,國內版權環境正在逐漸好轉。

因此目前來看,音樂人可能并沒有從售出的數字專輯中拿到與作品等值的回報,或者說與預期的還有一些差距。不過,大家又普遍比較認可網絡音樂付費下載這種模式。因為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可以確保音樂人的作品版權受到保護、讓行業和市場更加規范、最后讓盜版音樂從此和這個時代說再見。從這個角度來說,受益者不僅是音樂人,整個音樂產業、用戶,未來也將是此模式的受益者。

寫在最后:

隨著大眾版權意識的逐漸形成,很多業內人士也普遍看好網絡音樂付費下載模式,畢竟對于辛苦耕耘的音樂人來說,不論是1塊錢還是5塊錢,都代表消費者對其付出和作品的回報與尊重。而這一天,我們好像已經等了很久。對于國內音樂平臺來說,用豐富的音樂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來吸引消費者,才能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音樂體驗、心甘情愿的付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