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聽音讓三成學生聽力受損!安全護耳需選擇骨傳導耳機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節目在關于耳機質量調查》的專題中,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出現聽力損傷人數超過10...
近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節目在關于《耳機質量調查》的專題中, 對某高校3826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發現,耳機使用率高達99.8%,出現聽力損傷人數超過1000人,近30%的大學生的聽力受損,觸目驚心!

對于央視《耳機質量調查》的這次調查報告,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了自己的質疑:“央視這個調查不能信 想想當年那個相機測試 都當人智障呢”“近視眼滿大街都是,很多學校幾乎一半以上,但是目前我還沒看見哪個要帶助聽器的”“問卷調查就能判斷聽力受損了?”……
這并不是央視第一次遭受質疑,甚至有網友諷刺應該出個“90%大中小學生因顯示器視力受損”的報告。那到底是《每周質量報告》在危言聳聽?還是我們在無視這種不可逆的聽力傷害?
實際上,人的聽覺隨著年齡增長每一刻都在衰退。其主要原因,就是耳蝸里的毛細胞 (Hair cell) 逐漸死掉。也就是即使沒有工地噪音、沒有天天聽音樂,人的聽力也一直都在老化,然而這種聽力自然老化卻是非常致命的。由于大腦的補償能力,漸進的聽力損傷讓你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沒有感覺,除非你的聽力損傷得很突然。要確認自己有沒有聽力損傷,唯一靠譜的辦法是做聽閾測試,絕對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觀感受!

深究耳機對聽力造成損傷的原因,可能要歸結于大家使用耳機的場合。絕大部分人喜歡在吵雜的環境中(公交、地鐵、火車、飛機、車水馬龍的街頭、有人談話的室內)使用耳機,很容易把音量調得過大以至于能蓋過周圍的噪音。這可能會加速聽覺的老化過程。很多人主觀上沒有異樣的感受,但等到你主觀感覺不適,其實都已經是非常嚴重的聽力損傷了。嗯嗯,也就和半聾差不多。
即使耳機能造成聽力損傷的研究尚未有定論,另一面,佩戴耳機可以增加行人交通事故發生,這個是非常明確的。事實上,不少跑步比賽為安全起見,禁止選手佩戴耳機。例如英國的特魯羅半程馬拉松、科尼什公路大賽等。不少國家(例如美國)甚至試圖立法禁止人們在馬路上跑步時佩戴耳機,更不用說邊戴耳機邊開車這種危險的行為了。在室外使用耳機的交通安全問題更加需要被重視。在降低使用者的自覺最佳音量和室外交通安全兩個問題上,目前市面上最合適的產品是黑科技十足的骨傳導耳機。

骨傳導耳機的創新之處在于改變了我們的聽音方式,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大部分聲音,都是聲波經過空氣到達鼓膜,使鼓膜發生振動從而使聲音傳至耳內。而骨傳導耳機依靠頭骨振動直接將聲音傳至內耳而不經過鼓膜。這種聽音方式的改變,意味著不用入耳也可以聽到聲音了,更重要的是,安全性極高,無論你是開車、騎行還是跑步、徒步運動,既可以聽到美妙的音樂,也可以聽到外界的環境聲音,讓運動更加安全。

作為全球領先的骨傳導技術引領者,AfterShokz韶音科技的骨傳導系列產品有口皆碑。在戶外運動非常普及的北美市場,AfterShokz骨傳導耳機炙手可熱,一直高居同類產品銷量冠軍寶座地位。能把骨傳導產品做到如此出色的,并具有如此出眾體驗的,或許全球只有AfterShokz一家。作為骨傳導技術的先行者,AfterShokz骨傳導系列耳機一經推出,便在國際上獲獎無數,比如紅點獎、IDEA獎、愛迪生電子娛樂產品類金獎(消費電子行業最高創新獎項)、CES可穿戴設備創新獎、華爾街日報年度創新大獎等多項業界知名大獎。

正因為在骨傳導領域的優勢地位,AfterShokz獲得了諸多國際大品牌的青睞。例如,微軟和英國倫敦政府針對盲人推出的一款街景語音導航服務,就主動尋求了與AfterShokz的合作。利用AfterShokz的藍牙骨傳導耳機,搭載微軟的街景語音導航軟件,使得盲人出行時,可以同時聽到周圍的車馬聲以及耳機里的語音提示,方便安全。

AfterShokz帶來的聽音體驗,在安全、舒適、方便等方面,與傳統耳機相比都有很大的優勢,嚴苛的質量把控和極致的性能優化,又帶來了上佳的產品體驗,因此輕易地俘獲了眾多徒步、跑步和騎行愛好者的芳心。耳朵是人體感知外界環境的重要器官,呵護起來,容不得半點含糊。在大多數人因長時間佩戴傳統耳機導致聽力受損卻渾然不覺的今天,AfterShokz骨傳導耳機已經成為你不容錯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