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藍瘦香菇”:濫用網絡流行語是種病

2016-11-02 08:38:22 來源:互聯網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398 條評論

如今的網絡流行語,有時候常常流行得讓人莫名其妙。比如說最近在網上風行一時的藍瘦香菇,僅僅因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難受,想哭發音成了藍瘦,香菇,就在網絡上得到了病毒式傳播,讓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

如今的網絡流行語,有時候常常“流行”得讓人莫名其妙。比如說最近在網上風行一時的“藍瘦香菇”,僅僅因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難受,想哭”發音成了“藍瘦,香菇”,就在網絡上得到了病毒式傳播,讓不少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人民日報評“藍瘦香菇”:濫用網絡流行語是種病

在近期網上熱傳的“2016年十大網絡流行語”的帖子中,與“藍瘦香菇”一同入選的還有“洪荒之力”“老司機”“狗帶”等等。如果說“洪荒之力”還是源于現實社會中的新聞事件的話,那么其他的絕大部分都是源于網絡“原生態”,而且常常具有這樣的特性:突然爆發、病毒式傳播、壽命大多很短——就如同一場流行病。

網絡流行語,到底是不是一種語言上的“病癥”?這個話題似乎已爭論多年。如果說它們都是語言的“毒瘤”,顯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為畢竟有一些網絡流行語已在口耳相傳中“扶正”,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語言豐富性的有益補充,如“給力”“蠻拼的”等等。但無論如何,過度使用網絡流行語對于我們的一大影響是,終究患上了“語言貧乏癥”。

有人曾對古人的表達和我們的網絡流行語做了一番對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樹臨風”“顧盼神飛”,我們只會說“高富帥”“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難看可以用“東施效顰”“獐頭鼠目”,我們只會說“矮窮矬”“顏值低”;古人表達悲傷用“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我們只會用“藍瘦香菇”……也許這種對比有些極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張口閉口只會習慣性地說“高富帥”“矮窮矬”,會不會也被自己表達的匱乏驚呆了?

網絡世界無窮盡,現代傳媒的傳播作用和影響不可小覷。一些網絡熱詞之所以迅速被傳播,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網民的搬運作用。一些熱衷于炒作網絡熱詞的推手也正是利用這一點,讓一些粗鄙的“網絡流行語”蔓延網絡。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