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存顆粒大降價了,SSD固態硬盤到底該怎么選?
在一大波分析預測之后,NAND Flash閃存顆粒毫無懸念走向了供過于求,被延期了數年的大容量SSD固態硬盤普及也終于如愿以償走上了正軌。目前SSD大廠價格戰爭已經展開,PC OEM SSD成本下跌。根據預測,512GB、1TB SSD合約均價在年底前跌破每GB 0.1美元,達到歷史新低。...
在一大波分析預測之后,NAND Flash閃存顆粒毫無懸念走向了供過于求,被延期了數年的大容量SSD固態硬盤普及也終于如愿以償走上了正軌。目前SSD大廠價格戰爭已經展開,PC OEM SSD成本下跌。根據預測,512GB、1TB SSD合約均價在年底前跌破每GB 0.1美元,達到歷史新低。
512GB乃至1TB SSD將會取代128GB的市場地位,成為僅次于256GB的市場第二大主流規格。這意味著,剁手換掉機械硬盤時機越來越近。問題是,TLC、QLC、NVMe、連續讀寫、隨機讀寫看到就讓人頭疼,如何撥開迷霧,選擇合適自己的固態硬盤?這里有一些經驗供大家參考。
TLC和QLC閃存顆粒能用嗎?
固態硬盤結構通常分成幾個部分,包括用來存儲內容的NAND Flash閃存顆粒,負責緩存可能需要訪問信息的少量DRAM緩存,以及負責讀寫的主控芯片。
其中NAND Flash閃存顆粒即是大伙購買固態硬盤討論的重點之一。早期的SLC(Single-Level Cell)閃存顆粒架構只有單層,無法做到大容量,但壽命相當可觀,可重復擦寫10萬次。
而接下來MLC(Multi-Level Cell)和TLC(Triple-Level Cell)顆粒則是在SLC的1bit單元基礎上,變成2bit和3bit。你可以這么理解,原來一個房間只需要住1個小姐姐,到了TLC,同一個房間要裝進3個大兄弟。
同樣單元內融入更多內容,成本自然會降低,但顆粒的擦寫壽命、速度都會下降明顯。例如MLC擦寫壽命下降到了1萬次,TLC擦寫速度只有1000次。QLC則可能達不到1000次。
是的,閃存顆粒歷經SLC、MLC、TLC、QLC演變之后,隨著容量增高,性能、壽命、可靠性卻不斷降低。
事實上,從MLC到TLC,對閃存顆粒讀寫的質疑聲源源不斷,TLC SSD投入消費市場已經有3年時間,隨著讀寫算法不斷升級,TLC得到了主流市場接受。以三星860EVO 250GB SSD為例,三星官方給出的保修條件為五年或150TBW。
如果以1天寫入50GB數據計算,需要8年才能達到150TBW的標準,對于絕大多數消費用戶而言其實很難做到50GB的數據量。反之,對數據寫入敏感的企業用戶,則仍然會優先選擇容量小,但采用SLC閃存顆粒的企業固態硬盤,價格不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
因此,關于閃存顆粒,作為消費者其實可以進行如下分類:
SLC:不要想了,太貴不劃算MLC:追求高性能、高頻率讀寫的用戶TLC:追求性價比,讀取遠比寫入數據多的玩游戲玩家QLC:想擁有一定SSD性能表現,以存儲為目的玩家
請盡量選擇大容量
單純考量單個閃存顆粒讀寫壽命其實意義不是很大。當SSD硬盤容量越大,單個閃存顆粒被反復讀寫的機會、次數就會越少,在使用時間上看,自然就會獲得更長時間的壽命。
大容量的好處不僅僅在于增加單一閃存顆粒使用時長。正如前面所言,原始的MLC、TLC讀寫速度遠比SLC難看,QLC甚至連100MB/s都達不到,連機械硬盤都不如。
由于DRAM緩存昂貴且無法做到大容量,是難以做到對外宣稱的高速讀寫,這時候就會引入一個寫入加速Write Acceleration技術,普遍做法是利用SLC充當緩存,以犧牲容量為代價換取性能。以提升一定容量下的讀寫速度。
國科微GK2302芯片發布:首款全國產化SSD控制芯片、最高500MB/s
SSD硬盤最核心的部分就是NAND閃存和主控芯片,目前主控芯片市場主要被國外公司壟斷,如Marvell、東芝等。4月22日,國科微與龍芯中科達成戰略合作,并發布了國內首款全國產SSD控制芯...
關于操作Ubuntu中SSD固態硬盤的安裝步驟和優化技巧
SSD固態硬盤的使用需要在安裝的Ubuntu系統中優化的時候自己不知道你怎么設置的,對于這個疑問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詳解關于操作Ubuntu中SSD固態硬盤的安裝步驟和優化技巧。...
閃存芯片價格暴跌30% 買電腦內存和SSD硬盤的建議再等等
內存和SSD進入跌價周期和其進入漲價周期是同樣的道理,一旦開始跌價,其很難改變趨勢,因為閃存芯片價格暴跌30%,未來內存和SSD大概還會明顯降價,內存有望降至2016年水平(8GB DDR4僅200元左右)。...
筆記本電腦光驅怎么改換硬盤?筆記本光驅改裝固態硬盤圖文教程
近年來很多帶有光驅的筆記本用戶開始流行將光驅位改裝成硬盤,讓筆記本電腦也可以實現原來 硬盤 + 光驅硬盤 組成雙盤。尤其是隨著固態硬盤價格越來越便宜,SSD對老電腦的提速又...
SSD固態硬盤使用的五個誤區,這些你都知道嗎?
近些年來SSD大火,尤其是伴隨著固態硬盤價格越來越便宜,SSD早已經成為新電腦標配,對于固態硬盤,網上還是有不少誤區,下面主要來聊聊固態硬盤使用的五個誤區。...
固態硬盤SSD將向512GB-1TB大容量規格邁進 價格快速下跌
近期1TB大容量固態硬盤價格降至4000-5000新臺幣(約合人民幣876-1095元),相較于2018年跌幅已超過5成。伴隨著價格降低,主流SSD將向512GB-1TB大容量規格邁進。...
SATA接口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哪個好?SSD硬盤SATA接口和M.2接口的區別
固態硬盤目前流行且常見的接口分兩種,分別SATA接口和M.2接口,兩者均可為固態硬盤提供高速讀寫能力,那么SATA接口和M.2接口的固態硬盤哪個好?下面分享一下SATA接口和M.2接口的區別,一起來看看。...
SSD速度慢了?三個系統設置幫助SSD固態硬盤提升效能
SSD固態硬盤買來就用,可速度和電腦報還有其他小伙伴分享的始終有點不對,并非是你PC硬件平臺性能不行,很多時候其實是系統設置在扯你的后腿。...
筆記本光驅改裝固態硬盤圖文教程 筆記本電腦怎么將光驅位換硬盤?
筆記本光驅位硬盤托架其實就是一種將光驅位置改成硬盤位置的東西,如果有光驅需要將光驅拆除,這樣我們就可以多安裝一個2.5寸筆記本硬盤,實現固態+機械雙硬盤方案。...
SSD固態硬盤要分區嗎?不同容量SSD固態硬盤分區方案建議
固態硬盤最大的優勢在于讀寫速度明顯優于機械硬盤,能夠顯著提升電腦開關機速度、系統流暢度,而缺點就是固態容量偏小,目前裝機或者升級固態硬盤,容量多數120G-512G之間,目前2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