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20年起伏,互聯網成長的20年縮影(3)
雅虎已經很久沒在國內成為熱點,本周卻上了很多科技媒體的頭版——它即將關閉北京全球研發中心。這是雅虎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唯一辦公室,創立于2009年。繼2...
2009 年 - 2015 年,身份危機和轉型

自從被 Google 打敗,雅虎再也沒能成為某個互聯網服務領域的第一名。它什么都做,但什么都沒有做到最好。
資深媒體人 David Carr 2012 年在《紐約時報》上發了一篇文章,標題為“致 CEO 的問題:雅虎是什么?”
這個問題今天仍然沒能得到解決。20 年后,雅虎從一個業務單一的網頁指南變成一個無所不包的互聯網公司,它的身份危機持續已久。
2009 年,代表雅虎起源的搜索業務被賣給微軟。時任 CEO 的 Carol Bartz 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說,「我們從來就不是一個搜索公司,」她說人們不是上雅虎來搜索的,而是在雅虎看到什么新聞后順便搜一下,所以她對 20% 左右的搜索市場份額很滿意。
但這不像她所宣稱的那么輕易。雅虎賣掉搜索是認輸后的結果,是輸掉互聯網首頁之爭后的無奈之舉。流量是互聯網公司任何策略的基礎,1999 年的雅虎可以任性地大規模收購擴張,因為它仍然是互聯網世界的明星、人們打開瀏覽器的首選。2009 年的雅虎沒有這種待遇。
Bartz 的新策略是,把雅虎徹底變成一個媒體公司,通過新聞和廣告的傳統門戶模式賺錢。體育、金融和娛樂板塊的新聞頁面成為這一時間雅虎的宣傳重點。
Search Engine Land 的創始人 Danny Sullivan 對這個政策非常疑惑,「雅虎到底是一個向外傳送流量的搜索引擎,還是一個自己制造內容的媒體公司?」
這個問題在 Bartz 卸任時還沒有得到回答,雅虎也沒能成為一個冠軍新聞網站。 Paypal 總裁 Scott Thompson 因為丑聞擔任 CEO 五個月后離開。

之后我們看到了雅虎的新 CEO,瑪麗莎·梅耶爾。這為雅虎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梅耶爾早期 Google 員工的履歷和清新風格被視為雅虎的希望。然而在 2 年半、40 多起收購和平平的業績之后,投資人開始逐漸失去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