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智能出行專家聚在一起 他們都談些啥?

2015-04-02 09:26:37 來源:騰訊科技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135 條評論

編者按:企鵝智酷智囊團智享會是由騰訊科技頻道企鵝智酷推出的高端閉門會議。騰訊科技結合時下行業熱點,線上依托騰訊新聞客戶端進行用戶調查,線下邀請專家、大佬、優秀創業...

編者按:企鵝智酷智囊團智享會是由騰訊科技頻道企鵝智酷推出的高端閉門會議。騰訊科技結合時下行業熱點,線上依托騰訊新聞客戶端進行用戶調查,線下邀請專家、大佬、優秀創業者就熱點問題進行交流,以期實現線上線下聯動,用戶聲音輔佐創業決策。

3月31日下午,以“共享經濟·智能出行”為主題的第一期閉門會議在京舉行。易到用車聯合創始人、CMO朱月怡,AA租車CEO王利峰,PP租車創始人王嘉明,寶駕租車聯合創始人王梓冰,友友租車聯合創始人蔣擎,51用車CEO李華兵(),天天用車CEO翟光龍,創新工場合伙人郎春暉(排名不分先后)等參加了此次會議并就熱點問題熱烈探討。

騰訊科技 相欣 4月2日報道

正如谷歌(微博)風險投資基金(Google Ventures)普通合伙人、已經投資了兩家汽車共享網站RelayRides和Sidecar的喬·克勞斯(Joe Kraus)所說的那樣,共享經濟是大勢所趨,并非小打小鬧。

Airbnb是共享經濟中的著名案例,而現在這種概念開始在越來越多的行業里上演。把自己的閑散資源拿出來與他人共享,共享觀念帶來的機會正在被富有敏感商業嗅覺的創業者們抓住,并創造出新的市場。

在這之中,互聯網正在大規模深度地改變著傳統行業,也和出行慢慢產生交集。汽車與房屋一樣,是人們日常生活出行的必須品,使用頻率非常之高,具備被互聯網改造的屬性,于是一些新的分享方式出現了,比如打車、租車、P2P租車、專車、拼車等等,大大增加了汽車的使用頻次和效率,人們的出行也變得越來越方便。根據騰訊科技此前的調查顯示,在共享經濟的品類中,用戶對車輛共享的接受度明顯高于房產,如下圖:

不過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相對于打車,拼車和P2P租車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創業者應該如何獲取更多用戶,普及共享經濟的概念?以及未來的出行市場格局將會發生怎樣的分化和融合?

讓汽車共享被更多人接受,提高效率很重要

騰訊科技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近8000人中,有62%的用戶認同與人共享的理念,如下圖:

滴滴和快的打車通過大規模補貼的形式教育了廣大用戶,對于消費者來說,其他智能出行方式,比如拼車和P2P租車的用戶接受程度明顯弱一些。

但是拼車服務,尤其是天天用車和51用車正在做的 “一對一”拼車業務正悄然生長成高頻業務。與傳統拼車業務不同,一對一拼車是指一位車主搭乘一位乘客,主要是上下班搭乘,每天只有兩單,雙方不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而是互相協商,分擔出行成本的平等關系。

在政策放行的前提下,比出租車便宜一半的價格,類似專車的用戶體驗,自然而然的社交場景,集納中產階級車主和白領用戶的用戶群,通過保險解決車主和乘客的安全問題,甚至還符合共享環保的綠色理念,這些誘人合理的商業前景都成為新的創業動力。天天用車、51用車、微微拼車等十多家創業公司在做此類業務。

對于創業者來說,無論是拼車、打車還是專車,如何獲得用戶是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這個領域的參與者有著自己的推廣方式。

51用車CEO李華兵用“海、陸、空”協同作戰的方式來比喻51用車在拼車市場所做的推廣。

這其中,“空”指的是利用車載廣播電臺投放廣告,分為硬廣、個人訪談、線下的節目贊助、此外還包括問微信、微博的互動等;“陸”指的是,把城市按照片區來劃分來做地推;“海”則是通過互聯網來做推廣,比如借助微信朋友圈進行圖片分享。此外對于司機資源的相互介紹也會提供相應的獎勵機制。這三方面組合在一起是一整套完整的機制和鏈條。

在面向乘客這端,51用車的做法主要是依靠乘客之間的口碑傳播。

在推廣的過程中,外人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即認為擁有車源的數量越多,越能在市場中具有話語權,但多位嘉賓都表示,提升效率、保證接單率才是更為核心的問題。

AA租車CEO王利峰就指出,不用過多擔心這個市場到底有多大,唯一要做的就是提高效率。

李華兵也認為,乘客拼車的請求響應率是非常重要的數字,“如果響應率上不去,乘客的體驗是很糟糕的。而補貼是初期培育市場的行為,但不是市場發展的充分條件。”

創新工場曾經投資了51用車和天天用車,作為創新工場的合伙人之一,郎春暉認為考量出行市場的標準不僅是基數大,并且頻次也要高。

拼車和P2P租車剛剛起步,今年見分曉

盡管資本看好、巨頭進入,但拼車市場還屬于初級的發展階段。李華兵認為,出行領域的主流方向還是打車,因為打車的服務保障性較高,安全系數也相對較高。不過,拼車的確是個增量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哈哈拼車是李華兵在51用車之前所做的項目,當時是解決有剛性需求乘客的拼車問題,比如從燕郊出發到國貿,不過他逐漸發現那是一個存量市場。在市內人們選擇拼車,是因為沒有既有的通道,但顯然這里的市場機會更大,于是李華兵開始做51用車。

與拼車類似,P2P租車能夠有效地把閑置私家車的使用率調動起來,讓閑置車輛得以充分利用并方便用戶的出行,但由于這種模式剛剛起步,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用戶的接受度還有待提高。

這里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如何更好地和國家征信系統對接,消除人們對于車輛安全問題的擔憂,自愿把閑置車輛放到平臺上出租。為了租客和車主對平臺的信任,各家也在風險防控方面做足了努力,比如安裝追蹤行車軌跡的硬件設備,設立賠付保障等等。

但是目前用戶對P2P租車的接受度還比較低。正如此次騰訊科技的調查結果顯示,就車輛共享而言,被調查者喜歡的方式從多至少分別為傳統汽車租賃、拼車、租賃私家車,其中租賃個人閑置車輛只占到25.7%,如下圖: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2014年1月至11月全國共交易二手車545.11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6.74%,交易額達3276.16億元,相比上年同期上漲26.37%。

友友租車聯合創始人蔣擎認為,新車的銷量還在不斷上升,二手車銷量可能是新車銷量的二分之一,再過幾年二手車銷量就會追上新車銷量。到時一方面有兩輛以上車的車主會大大增多,另一方面我國會進入汽車置換型市場,這意味著更多人會認為不一定要買新車,也會有很多人認為用車并不一定要買車。這時我們認為市場會進入井噴期,大部分人會傾向從個人那里租車這種方式。

對于整個P2P租車市場的發展,寶駕租車聯合創始人、CMO王梓冰有著自己的判斷,她認為現在各家都在跑道上跑,2015年將會是一個轉折點。在P2P租車市場,各家發展會出現分水嶺。

這的確需要人們對于用車觀念的轉變,目前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購買新車,當購買二手車、甚至租車的觀念逐漸養成時,P2P租車會被更多人接受。

出行領域的分化與融合

在汽車共享領域中,打車、專車、拼車、租車、P2P租車這幾種業務模式正在不斷融合,在這個市場中,誰都希望能夠把不同業務串聯起來,把盤子越做越大。

在業務相互滲透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有些拼車的模式正在向專車分化和靠攏,它看起來更像是價格更低的“低端”專車。

這種分化呈現出兩種方式,一種是以51用車、天天用車為代表的純拼車模式,另外一種則是以嘀嗒拼車為代表的“低端”專車,主要指的是在去年9月份上線的專車版應用,為臨時發起拼車需求的用戶提供一對一拼車服務。

不過天天用車CEO翟光龍認為,專車服務中乘客付較高的價格、司機得到較高的收益,這種商業模式是成立的。但如果是“低端”專車,需要給乘客和司機提供雙向補貼,這個市場才能運轉起來。“在未來,專車市場會繼續分化。有服務中高端人群的‘私人專車’,也有服務于白領階層的‘高端出租車’,”易到用車聯合創始人、CMO朱月怡說。

王利峰表示,AA租車的核心為了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并非大眾出行業務。更多的還是依托自己的資源去做效率,這也是AA租車發展的核心思路。

除了分化,出行相關的業務也在相互融合。無論是打車、專車、租車、拼車還是P2P租車,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業務之間正在進行快速的融合,各家都在出行市場中廣泛地布局撒網。

就在今年1月底,神州租車宣布將于3月進軍P2P租車領域,一嗨租車也試圖通過P2P租車業務擴大平臺的規模,希望P2P業務能作為“現行模式的補充”;滴滴和易到的拼車業務也在籌劃之中,據了解,滴滴內部甚至已經準備好數億資金來做補貼和營銷。李華兵也坦言,現在拼車市場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可見在未來,出行市場將呈現出大融合的趨勢。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無相關信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