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電商不正當競爭第一案一九易勝訴獲賠150萬

2016-06-08 08:21:55 來源:互聯網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282 條評論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爆發,市場競爭不斷激烈,各互聯網企業為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很多企業采取“非常規”手段開展不正...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爆發,市場競爭不斷激烈,各互聯網企業為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是很多企業采取“非常規”手段開展不正當競爭,引發了訴訟糾紛,如大眾點評訴百度不正當競爭,360起訴搜狗不正當競爭等等,“非常規”手段必然給市場環境造成不良影響,面對越來越無下限的撕逼大戰,很多企業開始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近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就中國便民電商行業首例不正當競爭案——北京一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訴被告南京寧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被告江蘇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判決認定千米網、寧派公司共同構成虛假宣傳、商業詆毀、并侵害了一九易知名商品名稱權,構成了不正當競爭。法院判決二被告停止涉案不正當競爭行為,并公開消除影響;共同賠償原告北京一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濟損失150萬元及合理費用12.8萬元。

  案情始末,不正當競爭行為成立

  案件前后持續一年多,本案的起源要追溯至二被告的種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仿冒行為。被告南京寧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南京寧派)仿冒原告北京一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稱:19e)的客戶端軟件“19e掌鋪”、“19e送到家”,推出使用名稱相近、功能類似的“十九e掌鋪”、“19e送到家”,服務相混淆,誤導購買者;

  二、商業詆毀行為。被告江蘇千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千米網)與2015年2月3日在其官方微博中發布針對19e公司的文章“別再做無聊、低級的事了——千米網員工致19e的一封信”,文中使用“只在背后做一些偷偷摸摸的小伎倆,那就是loser,那就是失敗者”等措辭,明顯存在對19e公司商譽的貶損,構成商業詆毀;

  三、虛假宣傳行為。南京寧派和千米網在明知與19e公司經營同類業務情況下,仍使用“19e”進行百度搜索推廣,且無論排名搜索結果第一位或是第二位,在鏈接名稱、鏈接說明中頻繁使用及更改使用“樓上你又學我?”、“利潤絕對比樓上高”等多種對比性宣傳表達方式,主觀故意非常明顯,構成虛假宣傳;

  四、挖取客戶的行為。南京寧派和千米網員工以高額回報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方式誘使19e公司員工及加盟商等,主觀惡意意圖挖取客戶,公然違背基本商業道德;

  不姑息,反不正當競爭堅持到底

  原告北京一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目前中國領先的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平臺, 年銷售額突破300億元,躋身于中國百億電商之列。現已擁有愈50萬家線下加盟店,每月為超過5000萬人次提供各種便民服務,得到了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可,成為中國便民電商行業引領者。

  本案一審宣判后,記者采訪了北京一九易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曉軍表示:19e將擔負起維護中國便民服務行業的競爭風氣重任,踏踏實實服務,兢兢業業便民,絕不姑息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肆意妄為,并感謝本案代理人北京德和衡律師事務所的姚克楓律師、景博文律師,張曉軍表示,共同維護中國便民服務行業的正常競爭氛圍是所有電商企業、便民企業的共同責任。對于南京寧派和千米網的不正當競爭行為,19e始終保持堅決抵制的態度。

  進入“互聯網+”快車時代,我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伴隨而來的就是激烈的市場競爭。市場經濟是以利益最大化為內在驅動力,競爭作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市場經濟活力的源泉。企業的經營者及市場參與者采取違反公平、誠實信用等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去爭取交易機會或者破壞他人的競爭優勢,損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必將害人害己。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應該明白,只有用心做好產品和服務才是一切的根本;同時,也應增加法律意識,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避免違法亂紀的情況出現,出現糾紛時也應依據法律積極主張自己的權利,堅決抵制和反對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