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從源頭防堵信息泄露 央行下月推行“支付標記化”

2016-11-23 08:46:3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佚名 人氣: 次閱讀 235 條評論

  ◎每經記者朱丹丹  近年來,銀行卡遭盜刷、電信詐騙等案件頻發,而信息泄露已成支付安全風險的源頭。  11月22日,多位支付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朱丹丹

  近年來,銀行卡遭盜刷、電信詐騙等案件頻發,而信息泄露已成支付安全風險的源頭。

  11月22日,多位支付機構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央行于11月9日下發了《中國金融移動支付 支付標記化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行業標準的通知,強調自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上述《規范》還提出了支付標記化技術的基本架構,規定了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的系統接口、安全、風險控制等要求。

  今年7月,央行曾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卡風險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自2016年12月1日起,各商業銀行、支付機構應使用支付標記化技術。

  “按照要求,這個月底就執行(支付標記化)了”。一位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坦言,“現在大家都基本實行這種標記化,以防止信息泄露。”

  多位支付人士還表示,標記化處理有利于降低敏感信息的泄露風險,確保交易賬戶安全,而其所在公司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支付標記化技術方面的改造。

  ●部分支付機構正進行技術改造

  下月起,各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將全面實行支付標記化技術。

  11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位支付人士處獲悉,他們已收到央行下發的上述《規范》。

  記者獲得的《規范》要求,各商業銀行、支付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要嚴格落實《通知》,自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從源頭切實防范支付安全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7月份,央行就下發了上述《通知》,要求商業銀行、支付機構、銀行卡清算機構加強對支付敏感信息的內控管理和安全防護工作,且從12月1日起全面實行支付技術標記化技術處理數據。

  “在接到央行的《通知》后,我們第一時間從技術層面對持卡人及商戶的敏感信息進行標記化處理,其中敏感信息涉及到持卡人層面的卡號等信息,以及商戶層面的企業經營信息、身份證號等,目前已經完成了技術方面的全部改造。”樂富支付相關業務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該公司還將不斷加強對風險的主動管理,將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術運用于風險監控和防范。

  上述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也表示,“其實(支付標記化)我們都做得差不多了,現在再進行一下優化就可以了。”

  另一家收到上述《規范》的支付機構人士亦坦言,“目前是在根據監管的規定來研究落實的方案,與各家合作銀行等聯合來進行技術改造。”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中國銀聯就啟動了支付標記化技術研究和產品實施工作,以及系統開發與測試、產品試點應用等。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獲悉,今年7月,中國銀聯發布了《中國銀聯支付標記化技術指引》,闡述了支付標記化提出背景、技術方案、典型的應用場景以及對持卡人、商戶、收單機構等所產生的影響。

  ●從源頭遏制信息泄露

  近年來,支付信息泄露、銀行卡遭盜刷等風險事件時有發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監管層推行的支付標記化技術無疑是從源頭上封堵信息泄露的重要方式之一。

  所謂支付標記化技術,是由國際芯片卡標準化組織EMVCo于2014年正式發布的一項最新技術,原理在于通過標記(token)代替銀行卡號進行交易驗證,從而避免卡號信息泄露帶來的風險。

  上述《規范》表示,“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等為保護支付敏感信息,提升支付安全,防范信息泄露和欺詐交易,在移動支付業務中逐步引入了支付標記化技術,通過支付標記限定,從源頭遏制信息泄露,最大程度上保障用戶交易安全。”

  那么,采用支付標記化技術后,持卡人是否能免于信息泄露呢?

  此前,銀聯方面的分析指出,采用支付標記化方案后,商戶可以通過“支付標記”來替換主賬號PAN信息,且該支付標記可限定在該商戶下單獨使用,從而消除相應風險。

  上述樂富支付相關業務負責人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表示,標記化處理有利于降低敏感信息的泄露風險,從而降低用戶遭遇欺詐交易的幾率,而技術改造將給公司商戶和廣大持卡人的資金安全增加一道保障。

  豐瑞祥&祥付寶營銷總裁李紫建亦表示,未來五年,移動支付的規模將呈現逐年快速遞增的態勢。在此期間,各種風險事件將會不斷呈現,尤其是偽卡造成的盜刷損失,在讓用戶遭受經濟損失的同時,也會失去用戶對銀行、支付機構的信任。而實行支付標記的意義就在于防范信息泄漏,從源頭管控加上政策監管來防范風險事件的發生,同時促進行業的積極創新,確保交易賬戶更安全。

  不過,李紫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各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在實行支付標記的過程中,要注意嚴格管控接入企業的信用資質和應對風險事件的管控能力。同時,還需注意因支付標記帶來的數據返回延遲、差錯無法處理等情況。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文章

  • 日立相機新技術炸天!沒鏡頭也能拍

    日立相機新技術炸天!沒鏡頭也能拍

    相機沒了鏡頭也沒拍照,簡直可以說是胡扯,這不就跟吃飯沒嘴巴一樣嘛。但日前日立還就發表了劃時代的無鏡頭拍照相機,小伙伴們紛紛表示整個人生觀都被顛覆了!一起來看一下這款神奇的相機吧。...

    數碼相機 2016-11-19
  • Oculus發布新技術:可使低端電腦用戶獲得VR體驗

    Oculus發布新技術:可使低端電腦用戶獲得VR體驗

    在各大VR公司都把VR技術無限升級,使得人們被迫買一臺新的高配電腦去迎合產品時,虛擬現實硬件制造商Oculus卻針對OculusRift眼罩發布了AsynchronousSpacewarp技術,為的是可以方便低端電腦用戶使用畫面混合技術無縫獲得虛擬現實體驗。...

    VR 2016-11-19 VR
  • 谷歌VR頭盔新技術 帶你從上帝視角領略地球

    谷歌VR頭盔新技術 帶你從上帝視角領略地球

    谷歌剛剛推出了自己在消費級VR市場的大殺器――DaydreamView頭戴設備。不過,搜索巨頭可沒放棄其他平臺,通過努力,它再次拓寬了VR技術的用途。...

    VR 2016-11-19 VR頭盔
  • 防火墻新技術剖析

    防火墻新技術剖析

      長久以來,業界普遍把安全網關產品的安全防護能力和性能水平看作兩個不合的孿生兄弟,人們認為打開的安全防護功能多了性能勢必受影響,性能高的產品必然不會具有太多功能。各級廠商也不斷的在各種解決方案中游走,其中...

    網絡安全 2016-10-20
  • 幻想帶個運動手環就能督促減肥?有時新技術可能會起反作用

    幻想帶個運動手環就能督促減肥?有時新技術可能會起反作用

    像運動手環這樣的小玩意,現在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它可以收集數據、提醒,并且通過應用程序幫助我們更好的養成運動習慣,不僅能提高生產力,還能...

    可穿戴設備 2016-09-22
  • 這些新技術總有一天會穿在你身上

    這些新技術總有一天會穿在你身上

    科技一直在各個方面改變人類的生活,但說到服裝和時尚,似乎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即便商業化催生了一批諸如GoreTex、氨綸等合成材質,讓服裝更容...

    可穿戴設備 2016-09-18